材料行业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科创板新材料行业已初步形成集聚效应。
5月24日,贵金属催化材料龙头公司凯立新材、高强高导铜合金材料公司斯瑞新材(688102.SH)、真空绝热材料赛特新材(688398.SH)等七家公司参与了科创板新材料集体业绩说明会。
在会上,投资者在线追问斯瑞新材的光伏拉晶降本进度研发进展。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文斌直面回复称,“提高拉晶速度是光伏发电行业面临的痛点技术问题,公司近两年与光伏行业头部企业对接,将高强高导铜合金应用到光伏单晶硅制造设备,目前各项技术验证工作正在进行中。”
面对投资者关于求证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催化剂的项目进展情况,凯立新材董事长张之翔在会上表示,“公司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催化剂新工艺已实现公斤级批量生产,推出商业化产品,正在和下游积极对接中。”
除了行业集中业绩说明会,近期,还有多家科创板新材料公司陆续召开2022年度和2023一季度业绩说明会。
隐身材料龙头企业华秦科技、高端钛合金材料龙头西部超导(688122.SH)均于5月通过业绩说明会向投资者介绍企业最新经营情况。
华秦科技是我国隐身材料龙头企业,公司于会上表示,将围绕航空发动机产业链、先进新材料产业领域持续进行业务布局。
西部超导2022年实现销售收入42.27亿,同比增长44.41%,其中高端钛合金较同期增长30.56%;超导产品较同期增长160.85%;高性能高温合金较同期增长78.38%。实现归母净利润10.80亿,同比增长45.65%。公司是国内高端钛合金材料核心供应商,也是目前国内唯一实现超导线材商业化生产的企业。
针对行业内的竞争态势,投资者询问西部超导与宝钛股份、西部材料和金天钛业三家在钛合金市场中的竞争情况。公司回应称:不同公司的战略发展目标、产品结构等均不完全相同。公司主要产品包括超导产品、高端钛合金、高性能高温合金,产品定位于“国内空白、国际先进”,主要产品均服务于国家战略关键用途。
同期,纳微科技也面向公众投资者召开了业绩说明会,公司主要为生物医药、平板显示、分析检测及体外诊断等领域提供核心微球材料,是目前世界上少数几家可以同时规模化制备无机和有机高性能纳米微球材料的公司之一。
面对公司毛利率同比下滑的情况,纳微科技董事长江必旺回复到,毛利率降低因为2022年公司产品结构发生变化,公司的产品价格策略是稳定的,虽然国内竞争在加剧,但是公司更多的是希望通过提升品牌影响力及客户服务能力来赢得市场,暂时没有在产品定价上做明显的调整。
截至目前,科创板汇聚了68家新材料公司,覆盖了碳纤维、超导材料、半导体关键材料、动力电池材料、光伏材料等多个关键领域,上述68家公司首发募集资金总额为783亿元,2022年合计实现营收1,738.21亿元,同比增长62%,归母净利润143.88亿元,同比增长27%,业绩保持稳健增长。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会躺平”的粉色椰子水你们喝过吗?近日,「蔻蔻椰」推出新品:鲜萃...
中国网财经6月1日新乳业发布进入百亿阵营后的最新战略目标。5月3...
近日,陕西盘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通过了全国博士...
2023年5月31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和谷歌云签署谅解备忘录,合...
在刚刚过去的第十六届SNEC全球光伏大会上,有专业人士指出,“今...
为确保雷雨天气及繁忙暑运铁路行车安全,电气化局运管公司上海维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