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不再沉睡于仓库,而是让更多人看见。国际博物馆日前夕,记者走进辽宁考古博物馆,与那些曾深藏库房的出土文物,开启一场近距离的“对话”。
这座隶属于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博物馆,是东北地区首家以考古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博物馆由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旧办公楼改造而成。
辽宁考古博物馆展厅。新华社发
步入一层展厅,这里展示着红山文化考古的最新成果。红山文化是我国北方史前时期重要的一支考古学文化,距今五六千年。辽宁朝阳的牛河梁遗址属于红山文化中晚期,被确定为“古国时代”第一阶段代表。红山文化也成为辽宁考古博物馆重点打造的展览内容。
展厅内,辽宁省内各个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吸引着参观者的目光。玻璃展柜中,一件马鞍桥山遗址出土的“石雕跽坐人像”借助全息数字技术进行着360度展示,这件高不足3厘米的“石雕跽坐人像”双膝弯曲,臀部坐在脚踝上。
辽宁考古博物馆馆长李霞说,马鞍桥山遗址位于朝阳市建平县,是一处红山文化早期遗址。2019年至2024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此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考古发掘工作。如今,这件遗址内出土的珍贵文物在此展出,可以让公众及时了解红山文化的最新考古发掘情况。
为了让红山文化不那么晦涩难懂,博物馆还开设了以红山人为主题的展览。在这里,观众可以了解到“红山人长什么样”“红山人寿命有多长”“红山人患有什么疾病”等内容。为了让观众了解这些隐藏在文物里的信息,策展人通过拟人化叙事,将红山文化转化为生动故事;为了激发青少年对考古学的兴趣,策展人特意设计了“为红山人体检”的互动环节,观众只要轻触展示屏,就能看到还原后的真实红山人样貌,并看到一张专属于红山人的数字体检表。
“希望通过这些考古出土文物专业化与沉浸式的展出,让公众了解辽宁考古的成就,也让公众离考古更近一些。”李霞说。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会躺平”的粉色椰子水你们喝过吗?近日,「蔻蔻椰」推出新品:鲜萃...
中国网财经6月1日新乳业发布进入百亿阵营后的最新战略目标。5月3...
近日,陕西盘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通过了全国博士...
2023年5月31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和谷歌云签署谅解备忘录,合...
在刚刚过去的第十六届SNEC全球光伏大会上,有专业人士指出,“今...
为确保雷雨天气及繁忙暑运铁路行车安全,电气化局运管公司上海维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