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晚上10点多,开了100多公里的收割机,湖北襄阳南漳县的农机手蔡华赶到了河南邓州市。村子里,农机农资店灯火通明,田里到处是收割机,整个村子都“轰隆隆”的。
作为“麦客”,蔡华小有名气,2000年还不到30岁时,就花6万多元买下第一台收割机。打那时起,他就成为跨区作业的麦客,每到夏收时节,便从南到北帮人收麦子,到今年已整整24年。
南漳县是湖北省粮食主产区之一,麦子成熟较早,收完这里的麦子,农机手就要追着次第成熟的麦浪往北跑。
作为资深农机手,蔡华不缺业务。他掏出手机,划拉着通讯录,“你看,邓州的李大哥、山东曹县的王二叔,都是我的老客户。”
每年跨区作业的行程大致相同:先去离家最近的河南,收上五六天;再转场去山东,收个十来天。进入6月,河北收麦也从南到北铺开了。这一圈下来,少说1个月。
路途遥远,跑空了咋办?
即将离家,行前准备少不了。
24日下午2点,带上身份证、驾驶证,蔡华开着收割机,一路赶到镇上的农机服务中心,当场便拿到跨区作业证,“有了它,我们这些‘麦客’上高速就有了通行证。”
“办了跨区作业证,还要给收割机加油。”蔡华说,他得把“家伙什”拾掇利索,清洗、涂油,好生保养一番,“我这台收割机用了3年多,还跟新的一样。”
蔡华的收割机烧柴油,油钱占这趟出行的大头。近些年油价虽不稳定,但在湖北,夏收农机加油能享受折扣,南漳县今年还发了130万元的油品优惠。蔡华加了200多升油,省了接近100元。
一切办妥,本想歇一晚,但苗情不等人。没多犹豫,夫妻俩当即出发。下午5点多,两人匆忙把行李搬上收割机,开出家门。今年夏天,跨区作业的第一站,便是邓州。
《 人民日报 》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会躺平”的粉色椰子水你们喝过吗?近日,「蔻蔻椰」推出新品:鲜萃...
中国网财经6月1日新乳业发布进入百亿阵营后的最新战略目标。5月3...
近日,陕西盘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通过了全国博士...
2023年5月31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和谷歌云签署谅解备忘录,合...
在刚刚过去的第十六届SNEC全球光伏大会上,有专业人士指出,“今...
为确保雷雨天气及繁忙暑运铁路行车安全,电气化局运管公司上海维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