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永昌县红山窑镇毛卜喇村的吨包袋加工厂的院内,几幢青瓦白墙的生产车间、存储库房坐落有致。车间内,数十名工人脚踩缝纫机,手中的原材料上下翻飞,缝包底、接包边、安包带等工序行云流水,伴随着缝纫机的哒哒声,一个个针脚细密、做工精细的白色吨包袋逐渐成型。家住毛卜喇村的祁晓蓉便是其中一员,她一边整理着包带,说道:“我们在吨包厂上班是按件计费,现在实习期一天的工资是80,过了实习期熟练以后一天能挣将近200块钱,离家这么近的地方还能挣这么多钱还挺高兴的。”
“这个活儿一年四季没有季节的限制,你看空调都给我们架上了,坐在这儿风吹不着、日晒不着。”另一位正在忙碌的村民陈永香对记者说,“环境好还能挣钱,对我们老百姓来说真得好。”
今年以来,永昌县红山窑镇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全省共同富裕先行区、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的目标要求,立足各村实际,大胆探索实践、创新发展路径,探索建立了“共富车间”,让村民群众当上了“工薪族”,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致富。
毛卜喇村积极争取了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200万元,将7栋闲置校舍改造为生产车间、原料和成品库房、办公生活场所,购进了30台双针式缝纫机和1台叉车作为主要生产设备,并同步配套水电等基础设施,每年可生产吨包袋10万条以上。自加工车间建成,吸引了一大批像祁晓蓉、陈永香这样有就业愿望但难以走出家门的农村妇女,来到这里打工挣钱、补贴家用,实现“挣钱持家两不误”。
红山窑镇毛卜喇村党总支书记苏永国告诉记者:“吨包袋加工车间建成以后,填补了我们村第二产业的发展空缺。车间现在一切运行正常,可提供就业岗位35个,带动群众年增收在3.5万元以上,村集体经济年增收8万元以上,实现群众在家门口就近就业致富和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双赢’。”
据了解,红山窑镇在毛卜喇村、马家坪村、山头庄村共建立三处吨包袋加工车间,项目投产后,每年可生产吨包袋60万条以上,产值可达20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50个。随着村集体经济的不断壮大,村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越来越强,红山窑镇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持续推进特色产业发展,以强村富民为根本,让特色产业的红利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发动机”、村集体经济的“顶梁柱”,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的基础。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会躺平”的粉色椰子水你们喝过吗?近日,「蔻蔻椰」推出新品:鲜萃...
中国网财经6月1日新乳业发布进入百亿阵营后的最新战略目标。5月3...
近日,陕西盘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通过了全国博士...
2023年5月31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和谷歌云签署谅解备忘录,合...
在刚刚过去的第十六届SNEC全球光伏大会上,有专业人士指出,“今...
为确保雷雨天气及繁忙暑运铁路行车安全,电气化局运管公司上海维管处...